《齐鲁晚报》:批量化起诉、电子证据比对!市南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上线!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4月20日 | ||
定制化打造集批量化起诉、要素式审判、电子证据比对、异步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知产案件智审平台。4月19日,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市南法院知产案件智审平台正式上线。市南法院知识产权工作室成员马焕君借助该平台高质量审理一起著作权纠纷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杨某与某网络科技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中,杨某是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创作了大量独创性极高的摄影作品,并发表于个人豆瓣或微博平台账户。2021年,杨某发现某网络科技公司微信公众号中采用了其拍摄的摄影作品共计39幅。杨某委托律师向市南法院提起了诉讼。在诉前调阶段,因为双方对案件事实争议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让当事人和法官最快抓住本案焦点,市南法院与信息化公司聚焦知识产权案件涉及的权属、侵权等问题,将起诉状和证据要点拆解为代码数据,创造出涵盖著作权等多种案由起诉模板。案件进入知产案件智审平台后,平台会自动整理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借助OCR识别功能将案件基本要素点全部提取出来,自动写入法官预设的审理页面。同时平台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交流算法,通过数据链接,将当事人和被告拉入到同一个对话场景中,法官与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各自选择的时间登录平台,以非同步方式完成诉讼的审理模式。 在该案中,因为杨某的委托律师及被告公司均不是在青岛,马焕君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向双方当事人发起了异步审理。4月16日,截至开庭前,双方当事人在平台上进行了多次举证质证,确定了侵权主体、赔偿金额等争议焦点。 平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大数据智能分析,将图片/文章的内容,进行特征相似度、整体相似度等多种维度的计算,输出侵权比对总体相似度,辅助法官进行侵权事实认定。庭审中,马焕君通过平台,上传权属作品及侵权作品,因为杨某上传的是原始图片,图片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等基础信息都可见。同时该系统进行侵权比对计算,在计算结果页上展示了侵权的总相似度、轮廓相似度、颜色相似度等。最终,被告当庭认可了侵权事实,同意与被告就侵权赔偿数额进行协商。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