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青岛全搜索》市南区人民法院强力推进执行攻坚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5日

  今年以来,市南区法院积极转变工作理念,聚焦核心指标发力,不断创新执行措施,以管理模式优化激发执行团队内生活力,以智慧法院建设推进执行流程再造,坚持“以‘切实解决执行难’基本目标为中心,强化执行准度、增强执行力度、彰显执行温度、拓展执行广度”的“一中心四维度”工作机制,全流程推进执行攻坚,切实保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切实解决执行难”基本目标为中心,打造高效执行新机制

  市南区法院立足全局谋划,牢牢把握“切实解决执行难”任务要求,始终坚持将解决执行难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从立案源头把控、审判全面排查、执行要素前置三个方面,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不断加速执行案件办理。提前制定工作任务、找准难点堵点问题,筛选出影响执行办案的程序性、节点性问题,明确各执行团队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压缩办案周期。以完善繁简分流机制为理论依据,以扁平化管理为抓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原有的10个执行团队基础上,增设1个执行立案团队、1个终本案件恢复执行团队、1个执行信访听证团队,实现查控、立案、恢复及信访听证集中实施。构建“3+3+7”分类执行模式,对10个执行实施团队进行优化组合,组建4人速执团队3个,专门负责集中办理标的额在15万元以下的执行案件,3个小额速执团队月执结300余件,另外7个普执团队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齐头并进推动执行质效指标提升,实现“简案快执、难案精执”,同时通过组建执行保全团队,对全院民商事案件集中开展保全工作,进一步优化了“统查快执、难案合办”执行工作机制。2019年截至目前,市南区法院收案6225件,结案5853件,强迁房屋、土地、厂房75宗,腾迁面积达21100平方米;扣押车辆33部,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6.53亿元,拍卖房屋720套,成交163套,成交额达4.65亿元。

  建立执行预案,强化执行准度,对失信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借助类案筛选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对执行案件进行要素提取,归纳出不同案件、不同阶段执行处理办法,并在具体执行实施过程中,对案情和处置结果进行研判,总结出房屋腾迁专项预案、车辆扣押实施方案、网上拍卖及司法拘留和移送方案等,有力地提高了执行的准确度和可行性。各执行团队对表分析、就案研究、分类实施,短时间内即可对具体案件开展执行措施,确保行动统一高效,执行干净利落。今年全市法院“夏雨”专项执行行动中,市南区法院完成强迁房屋、厂房及场地共24处,腾让面积11970.58平方米,扣押宝马、奔驰豪车各一辆,为申请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76亿元,并协助省高院及上海黄浦法院强迁房屋2套,有力地巩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

  市南区法院还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积极探索创新执行手段,对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严重失信行为实施定向打击,2019年9月19日,申请执行人青岛某公司与被执行人北京某公司、辛某合同纠纷一案中,针对被执行人辛某拒不履行义务,其子竟就读每年20万元学费私立学校的严重失信行为,市南区法院发出青岛地区首份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令,依法向北京某学校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学校在一个月内按照规定为被执行人之子办理了退学手续,被执行人辛某迫于压力,主动联系办案法官,履行还款义务,该案顺利得以执结。同时为构建合作长效机制,形成执行合力,市南区法院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互动交流,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执行人凌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针对凌某反复拖延、逃避执行却频繁出国料理国外生意的情形,市南区法院联合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首次宣布失信被执行人凌某护照作废并不得办理新护照,以此限制被执行人出入境,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院,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案件得以顺利执结。上述两项创新做法被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用足强制措施,强化惩戒适用,坚决打击失信被执行人嚣张气焰

  市南区法院始终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出重手、抓典型、见实效,不断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判决拒执罪、适用强制措施等手段,有力打击了“老赖”的嚣张气焰,展现了市南区法院攻克执行难坚强决心,截至目前,市南区法院利用国庆、中秋等特殊时段,开展集中拘传、拘留行动20余次,对31名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涉及案件标的额6000余万元;依法判决“拒执罪”1件,辱骂执行干警、拒不腾房的李某某拒执罪一案被列入2019年度全市法院十大强制腾迁典型案例;拒执罪线索移交公安2人次。

  在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执行人侯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中,被执行人侯某得知名下房产被拍卖成交后,为阻扰抗拒法院依法执行,将其高龄母亲迁入涉案房屋居住,以此要挟法院拒不迁出房屋的行为,导致执行案件无法正常执行,市南区法院认为,被执行人侯某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的情形,其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市南区法院遂将该案有关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市南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组合使用强制执行措施,多措并举打击拒执行为,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市南区法院打击抗拒执行、暴力干预执行20余起,司法拘留10人,其中7人被执行干警当场控制,最终配合执行工作,打击拒执行为的震慑效应持续增强。

  加强情理并用,彰显执行温度,促进当事人和解达到案结事了

  在严厉打击拒执行为的同时,市南区法院将强制执行和柔性调解有机结合,积极采取“面对面磋商、背靠背调解、情理组合促调解”的执行调解三法则,通过仔细梳理案情流程,深挖工作堵点难题,全面了解当事人困难顾虑,不断探求最佳调解方案。执行法官以促进案件实结为目标,深入现场调查、实地走访,随查随调;执行团队内部各有分工,两头并进,定期固定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的调解进展,围绕主要焦点逐步打磨,与当事人建立信任,搭桥牵线,促成调解。

  在申请人青岛某通信技术公司与被执行人青岛某软件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市南区法院速执恢复团队法官就多次协调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对双方经营状况进行了多次现场勘查,并约谈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还款时限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经过执行法官长时间的耐心工作,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一件执行长达8年、标的160万元的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保证了双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在执行被执行人唯一住房、抵押住房等情形下,市南区法院还积极探索采取预留困难生活补助金、预留5-8年租金等新方法、新举措,截至目前,市南区法院通过积极沟通多方协调,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为被执行人预留房屋租金、预留部分困难生活金等方式促使多起案件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自动腾交房屋10余处,既保证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充分兼顾了被执行人的生存权,有效避免了直接对抗和后续信访的产生。

  发挥科技引领,拓展执行广度,全方位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着力完善“1+2+N”执行信息化系统,加强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执行查控、网络评估、信用惩戒系统,为提高执行效率、加大执行力度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网拍司法辅助协议,派驻专人负责网拍案件管理,不断完善司法拍卖流程,引入京东司法拍卖,形成合力提高网拍成交率;创建E送达平台,实现在线电话呼出呼入并同步录音、在线核验手机号码用户身份、在线转接公告信息等功能;联合青岛邮政速递在法院建立一站式线下送达平台——送达E站,建立了一整套集约化送达管理制度、一站式送达服务平台及驻场送达服务专员在内的法律文书送达机制,将执行过程中需要送达给当事人的部分文书外包送达,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执行送达事务8357件次,短信送达640件次,邮寄送达5555件次,电话送达1176件次,线上办理执保送达986件,送达周期较传统送达模式缩短20天以上,大幅提升执行整体质效。

  坚持融媒体发展理念,依托“以本部为核心,东西派出法庭为侧翼”的“一体两翼”司法宣传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归口管理,探索引入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完善升级政务订阅号,创办专业功能服务号,建立与媒体记者快速对接渠道,打造执行宣传联动常态化模式,第一时间、最大覆盖面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舆论氛围,以强大的舆论攻势助力执行行动。截至目前,已通过各类媒体对7215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进行公开曝光,并在全市率先使用大型户外LED高清显示屏滚动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老赖”进行揭底亮丑、施策加压,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有力地推动辖区诚信体系建设。

  下一步,市南区法院将进一步鼓足干劲、担当作为,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执行质效,以更高的标准完善执行措施,以更实的举措健全执行机制,以更强的力度亮剑执行难题,以更严的标准树立执行公信,坚定不移地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奋勇前进。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6号 监督电话:0532-80880996 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