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知识问答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0日 | ||
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该法总结几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经验,系统的规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工作原则及调解程序等,全面完善了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确立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人民调解法》的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矛盾化解渠道,有效减轻了群众的诉讼负担,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使得经过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变为具有同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相同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根据《调解法》规定,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义务的,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法院不收取任何费用,能够有效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减轻法院案件压力,有效加强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效力,使群众更愿意采用人民调解这种非诉程序快速、高效、和谐的处理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 一、什么是人民调解? 答: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二、人民调解应遵循的原则? 答:(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三、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什么权利? 五、人民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答: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六、如何办理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答: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答: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该调解协议具有与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相同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法院司法确认的范围? 答:1、婚姻纠纷;2、继承纠纷;3、赡养、抚养纠纷;4、相邻关系、排除妨害纠纷;5、小额债务、小额民间借贷纠纷;6、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答: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