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沂南县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沂南县人民法院 http://lyynfy.sdcourt.gov.cn
是谁冒用我的身份签了合同?法官:这个案件“不寻常”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24日 | ||
人在家中坐,官司从天上来。一家租赁公司拿着与“杜某”签订的合同将其告上法院,然而杜某表示从未签过这份合同,也从未向其租过车,这份有着杜某签名的合同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南京中院审结了这起“不太寻常”的案件。
一审被告未出庭应诉 A租赁公司以一份车辆分期融资租赁合同、杜某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将杜某诉至法院,要求杜某支付租金。一审法院送达后,杜某未出庭应诉。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杜某败诉。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杜某意识到事态严重,遂向南京中院申请再审。
再审期间,A租赁公司为证明其与杜某之间存在融资租赁合同关系,向法院提交了杜某与其签订的《车辆分期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交车委托书、交车确认表和杜某的身份证复印件,杜某签署上述材料时照片打印件以及杜某委托他人支付的四期租赁费。
两份合同,孰真孰假? 面对A租赁公司提交的一系列证据,杜某却表示,自己从未与A租赁公司签订过任何合同,其是在B汽车服务公司租赁的汽车,2019年至今一直正常缴费。
杜某向法院提交了4份证据: 1、某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A租赁公司起诉时提交的所有有“杜某”签字证据材料均不是杜某本人所签,均是虚假的; 2、《B汽车服务公司租赁单》证明杜某与B汽车服务公司存在名为租赁实为买卖的法律关系; 3、杜某与B汽车服务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电子转账凭证证明杜某自2019年至2021年5月期间一直在支付涉案车辆的贷款(购车款); 4、经法院核查杜某身份证原件,A租赁公司提交的杜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与原件明显不符,其提交的“杜某”现场签字的照片也并非杜某本人。
法院:驳回起诉,移送公安 南京中院经审理查明,杜某提交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身份证原件、《B公司汽车租赁单》、电子转账凭证等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链证明其与A租赁公司没有建立融资租赁合同关系。 A租赁公司在起诉时提交的杜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与原件不一致,其提交的《车辆分期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交车委托书、交车确认表上的签字“杜某”的签名经鉴定均不是杜某本人所签。A租赁公司主张杜某支付了四期租金,但其提供的支付凭证均不是杜某直接支付的。无论是一系列协议,还是付款凭证,A租赁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杜某与其之间存在融资租赁合同关系,故其起诉时的主张因证据不足不应得到支持。
综上,法院驳回了A租赁公司的诉请。同时,因A租赁公司提供的证据链均属于虚假证据,本案可能存在违法犯罪情形,故法院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法官说法 信息社会的今天,时常会发生身份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被外泄的情况。本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因个人信息外泄引起不利后果的案件。本案中,原告持有与杜某身份证原件高度相似的身份证复印件(仅头像有略微差别)和杜某手机号码。原告是如何获取杜某这些个人信息的?审理中了解到杜某曾与案外人公司签订过租赁合同,向案外人提供过相关个人信息。法官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用个人信息办理相关业务时,在提交的个人信息资料上注明用途,尽可能地采取保护措施,让个人信息资料用在自己明了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对己不利的风险。 法官同时提醒,在收到法院的开庭传票时,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及时核实,积极准备应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决不能无故缺席庭审,避免因未及时抗辩而遭受不利于自己的诉讼后果。 |
||
|
||
【关闭】 | ||
|
||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澳柯玛大道中段8号 电话:0539-3221008 邮编:276300
版权所有:沂南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